本报讯 当前正值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极端天气易发多发,防汛形势严峻复杂。为全面提升复杂水域环境下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,近日,救护大队组织开展了涵盖15类核心装备的水域救援专项演练。本次演练设置230余项性能测试指标,构建动态装备参数数据库,为水域救援任务提供精准技术支撑。
演练现场设置静水、激流、模拟水下障碍物等六大测试区,重点检验冲锋舟、救生抛投器、水下破拆工具等装备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。在激流测试区,指战员驾驶冲锋舟连续完成三级风浪航行、急流转向等科目,实时记录不同马力引擎的抗倾覆临界角度、满载续航里程等核心数据。通过建立船体姿态数字模型,量化急流中船体稳定性与载重比的动态关系。
演练创新设置“极限压力测试”环节:在阵风环境下,救生抛投器有效射程偏差率控制在3%以内。低温水域测试中,液压破拆工具动力衰减曲线被精确绘制,为制定装备维护周期提供数据支撑。通信保障科目模拟信号屏蔽环境,要求队员在10分钟内完成卫星电话天线改装与设备架设,成功实现复杂地形下的音视频稳定传输。
此次专项演练标志着救护大队在构建“全灾种、大应急”救援体系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。通过科技赋能、标准引领、人才支撑的三维驱动,这支应急铁军正以高质量、高效能的救援能力,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