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都江堰

      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,闻名世界的都江堰,离开成都市区还有近百公里。乘坐直通景区的大巴车,说好九点二十发车,都过了半小时了还没有动静。成都人的沉稳不着急,算是领略到了。

       进了景区,宽阔平整的甬路两侧,是两条石砌纵向水沟,排列有序的二百多个龙头,张嘴喷出碎玉般的汩汩水流。再向外,有多人的雕像,都是后世对都江堰工程有过贡献的人。其中有诸葛亮,他入蜀后深知都江堰的重要,曾派兵1200人在此守卫保护。路的顶头处是一座建在高台上的殿宇,名伏龙观。内有工程创始人李冰的石刻像,清代时整修都江堰出土。造像古拙质朴,一看便知其年代很久远了。

      从伏龙观下来,按指引过桥,是飞沙堰,宝瓶口,再过桥,是鱼嘴。这样观览是倒着往前看的,我们不妨反过来从来水方向从鱼嘴说起。

      据介绍,两千二百多年前的岷江平原可不是现在的样子。那时候,旱时,赤地千里。遇涝,一片汪洋。当时的郡太守李冰,经过反复查看,周密计算,多方征求对策,发动民众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,终于建成了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。

      首先,李冰利用了岷江中游的一个拐弯处,顺着河道精准地筑起一道分水堰,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,于是就有了内江和外江之分。分水堰的顶端形如鱼嘴,此处名叫鱼嘴。

      外江是天然河道,而内江是人工开凿。外江用于泄洪,内江职司灌溉。外江高而内江低,由于计算精确,丰水季多余的江水流入外江,叫四六分水,二八排沙,不致成灾。枯水时江水大部进入内江,能保证成都平原的农田灌溉。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水患难题。自此水旱从人,所谓天府之国,沃野千里,闻名天下。

      内江水从鱼嘴流下来,也有一个沙石淤积问题,时间一长岂不是要报废?聪明的古人在鱼嘴分水堰的下游,内江一侧,筑起一道飞沙堰,再一次巧妙地利用河道拐弯的角度,使江水在此处形成漩涡,大量沙石被甩出河道。多少年来,不知道有多少中外专家来此地考察,对于李冰为代表的古人的智慧,无不崇拜得五体投地,太伟大了!流体力学是在十九世纪才形成的理论,可是早在两千二百年前,李冰就把它想通了,用上了。

内江开凿要打通江北岸一处山体,山叫玉垒山。当时没有炸药技术,全靠火烧裂石,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想象古人是怎样完成这项工程了。这里开凿的宽度也经过精准计算,以调节内江水量。因形似瓶颈,所以就叫了宝瓶口。宝瓶口的外侧,是开凿时堆积的石堆,名为离堆。最先看到的伏龙观就建在离堆上头。不要小看了这个离堆,当年太史公司马迁亲自查勘都江堰,离堆是上了《史记》的。

      整个工程没有一处挡水的堤坝,全是导流的矮堰。这也正是继承了大禹治水改堵为疏的指导思想。

      鱼嘴、飞沙堰、宝瓶口,三处人工杰作是都江堰的精华所在,后世人所有的修整维护,都是围绕这三个地方,基本格局千古不变。

      江北岸玉垒山上有众多的古建筑,著名的二王庙就建在半山腰。过江要经过索桥,安澜桥,走在上面有些摇晃,看脚下波涛汹涌的岷江水,很有些惊心动魄。别以为这架索桥不起眼,它曾被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称为中国五大古桥之一呢。

      上山前,以为二王庙顾名思义应该是李冰父子吧,进去一看,前殿供的居然是二郎神,后殿才是李冰像。人们熟知的灌口二郎神,三只眼,姓杨名戬,曾与孙悟空激战过,也粗暴干预过三圣母的圣洁爱情,到这里却成了李冰的二儿子了。你说神奇不神奇?更奇的是,李冰的造像也是帝王装束,旁边还一位皇后呢。

      李冰对当地百姓的贡献实在是太过巨大了。人民自发地纪念他,祭祀他,要用最高的规格来供奉心目的第一英雄。什么规格最高?当然是皇上!我们不管他当没当过皇上,就是要他享受皇上的待遇。二郎神不是很厉害吗?那就让他来给李冰当儿子好了,李二郎。何况,我们这里就是灌县,也就是古时的灌口,二郎神的封地,这就完全顺理成章了。同样地,关二爷什么时候做过皇帝?不是也被封为关帝了?要拿关羽和李冰比,谁更伟大?当然是李冰!

      二王庙有邓公的题词:造福万代。

      站在二王庙前,清澈碧绿的岷江水,滔滔不绝流向远方。岁月如斯,不舍昼夜。两千二百年的时空转换,淘汰了数不尽的帝王将相,然而却丝毫没有冲淡人民对李冰的赞誉与膜拜。我想到,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理念是——天人合一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眼前的都江堰不就是最好的“天人合一”吗?李冰们并没有粗暴地去改变岷江,尤其是没有愚蠢地去堵它。他用的还是大禹的方法——疏,不过是在顺应它的同时,智慧地追求趋利避害。他做到了。人和自然(岷江)在这里是真正和谐相处,而且是相处两千多年了。现代的科学技术能帮助人类筑起一座又一座的大坝,只看眼前,那效益是很诱人的。可是哪一座大坝能保证使用两千年而不废呢?唯有都江堰在时光中伫立,回答人们所有的疑问。